在文物修复工作中,青铜文物的矫形历来就是一个重点和难题。1981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建立了青铜器修复工作室,主要承担本所及兄弟单位出土青铜器的修复保护工作,先后修复了郑州商代铜器窖藏、淅川下寺春秋楚墓、三门峡虢国墓、平顶山应国墓地等大型墓葬和窖藏发掘出土的青铜器。这些经修复保护的青铜器已多在考古报告、相关专著及青铜器图录等书收录发表,一些经修复的文物精品及重器被国家重点博物馆收藏展出。
在长达30多年的文物修复实践中,笔者深刻认识到,对于严重扭曲变形出土青铜器,整形是青铜器修复的关键。而在传统修复中的整形(恢复青铜原来形态)过程中,几乎没有专门的矫形工具,遇到扭曲变形的器物,只有采取锤击、手钳扳、台钳夹压、铁丝捆镖、杠杆撬压,甚至锯解来解决,对器物造成二次损坏,实在可惜。而且一些多年从事青铜器修复的同志,由于长期用力,也出现了手麻、手臂颤抖的状况。如何更准确、更便捷有效地达到矫正的目的而不危害保护工作者的身心健康是我们不断思考的问题。因此,笔者在沿用传统矫形技术的同时,借鉴工厂机修钳工和汽车钣金工的工作原理,在修复青铜器过程中,针对不同变形情况,临时制作了部分便于矫形的简易整形工具,广泛应用到修复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此基础上,通过总结经验,不断改进,逐步形成了针对不同变形扭曲状态的系列矫形工具,获得了国家6项专利。该系列矫形器根据青铜器不同的变形情况,通过自带的多个矫形支点,从不同方向施加力度,运用对器物现存金属应力内、外两个方向施力的方法,对某一处或多处变形的青铜器进行矫形。
这套工具的使用方法在近几年河南省文物局举办的青铜器保护修复培训班上推广使用。实践证明:该方法科学合理,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其功效显著,结合当今先进的高精度焊接工艺,在青铜器的外形复原方面取得了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并且在传统的整形基础上,提出了“变形青铜器无损伤整形修复”理念。
来源:中国文物报(2012年9月21日7版) 作者:马新民 郭移洪
联系人:
手机:13071059185
电话:0371-68620790
邮箱:henanfengzhiwen@163.com
地址: 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金梭路33号1号楼1单元9层850号